針對內政部考慮對陸資來台買房採總量管制一事,鄉林(5531-TW)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今天指出,馬總統日前才對陸資來台投資3年才3億美元,直嚷「太難看」,要求檢討改進,但內政部卻反拋限縮議題,違背馬政府的誠信原則,更將讓陸資來台投資意願裹足不前,傷害台灣房地產。
賴正鎰得知內政部研議「陸資來台買房採總量限制」後憂心說,開放陸資來台買房3年,至今才通過50件,總交易金額才5.29億元,但就他所知,至今至少有200億元去大陸購買不動產,兩邊差異太大,試問如果再這樣下去,台灣將來30、50年後要怎麼辦?
同時,「大陸人民在台灣地區取得設定或轉移不動產物許可辦法」的「543條款」規定「房貸最高5成、每年只能來台居住4個月、3年內不得轉售」,雖與香港、新加坡的比價市場來說,條件已較為優渥,但是花錢買一個房子卻只能來台住4個月的規定也太過苛刻,也難怪令人卻步,建議應酌情再開放,改成「682條款」,貸款可達6成,一年可來台住8個月,登記過戶滿2年可轉售。
賴正鎰指出,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可能跌破1%,加上歐債問題未解,持續低迷,台灣房地產是景氣火車頭,但今年3-8月苦受證所稅立法與實價登錄干擾,且景氣在低點盤旋,未見政府有任何思考,推出令人期待有力挽救經濟政策,還一再以「公平正義」名義,聽信一些學者理論,大玩民粹,提不利於經濟發展言論。
觀察全球經濟局勢,歐美景氣低迷,未來經濟強權應在亞洲,中國大陸經濟政策越來越強,可能成為未來世界經濟大國,反觀台灣有很多振興經濟資源,卻沒好好利用,眼睜睜看著機會流失,其實台灣應該要藉著兩岸優勢,讓全球各國利用。
賴正鎰認為政府要好好規劃,循序漸進引進的有效引進外資或陸資,活絡台灣經濟,復甦台灣經濟活水,吸引更多外資來台,台灣才有機會成為亞太金流中心、人民幣離岸市場,作為全球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「引路人」。
台灣開放赴大陸經商20多年來,投資總額突破3000億美元,但陸資來台才3億美元,兩者相差懸殊。台商赴陸投資用盡汗馬心血,但台灣政府並未給予太多幫助,唯一有的就是「抱住兩隻腳」,絆住台商,光是申請大陸投資審查要3至6個月,行政效率差「怎麼拚經濟?」
賴正鎰強調,他不支持陸資來台炒樓,但政府不斷打房,幾乎快讓房地產與經濟難以經營下去,希望政府能拿出好政策挽救經濟,台灣企業界最期待的應該就是政府不要管太多,讓企業能海闊天空中自由發揮,管太多綁手綁腳,只會讓台灣經濟寸步難行。
他認為,政府應朝開放心態與方向並訂定「新投資移民法」,廣納更多海外人才來台工作、定居,以吸引外資及陸資來台投資、置產,甚至參與公共建設。政府開放陸企來台投資設立公司,未來對辦公大樓、零售購物中心、飯店和豪宅需求增加,才能刺激經濟景氣,有利於政府的GDP經濟成長率的保2戰。
【鉅亨網記者張欽發 台北】
請連結看更多物件http://0933758587.magent.com.tw/Blog/Default.aspx